邯郸磁县25名打工者在平山县一建筑工地打工,因讨要工钱与老板发生冲突,并有个别打工者采取了过激行为,险酿祸端。在纠纷解决陷入僵局的情况下,打工者代表给本报打来求助电话,本报记者与劳动部门迅速介入,双方最终和解。
7月24日,打工者代表张海青向本报打来求助电话称,他们从6月24日开始,在平山县建筑工地蒲吾商业中心做木工活。7月17日,因同工地的另一个施工队人员从他们的施工场地搬木头底梁,双方发生了较严重的冲突。不想继续干下去的张海青等几名打工者提出了集体“辞职”并结清工资的要求。18日,当他们向承包木工项目的江西籍老板王功平索要工钱时,双方对如何计算工钱发生分歧。在争论无果的情况下,他们被“请”出了建筑工地。7月24日,他们已身无分文。
接到投诉电话后,记者立即与平山县劳动监察大队刘银拴监察员取得联系,经协调,施工方木工项目的负责人王功平同意从当晚开始,让张海青等人进工地吃饭。至于工资计发,因牵涉工程质量问题,需要进一步协调。
说到工钱的支付,王功平也有一肚子的苦水:张海青他们在这里工作期间,以零花钱的名义,已陆续支走了一万多元的工钱,那些钱都是王功平个人垫付的。另外,王功平对张海青等人的工程质量也有意见。据王功平讲,张海青等人把原本应放三根木粱灌注的活儿,只放两根,导致返工、维修,给施工进度和任务的按时完成都造成不小麻烦。王功平提出,希望这些打工者能多留几天把出了问题的活儿修缮一下,修缮时间计发工资,他会按约定支付工钱。
在记者和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的积极协调下,老板王功平为自己对打工者采取的过激行为表示歉意,打工者也逐渐变得理性起来。最后,张海青等打工者把工程中的小毛病修缮好了,王功平也诚恳地挽留那些想继续干的人能继续合作。经统计,打工者中有6名执意离开,王功平按承诺支付给他们全部6400元工资,并额外多支付了2000元的路费。27日下午,张海青等6人拿到工钱后返乡,其余打工者都留了下来。
王功平感慨地说,“以前我总认为新闻媒体都是替打工者说话的,没想到你们在为职工维权的同时,也兼顾了我们的合法权益!你们处理纠纷的公平态度,使我多掏了钱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