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我们有个落脚的地方,有个倾诉对象,感觉不再漂了”
“像我们来昆明打工的大都是18岁到28岁之间的年轻人,比较活跃,爱搞活动。去年,驻昆明流动团工委给我们发放了联系卡,在年底搞培训,陈主任他们给我们讲解法律常识、在城市生活应该注意的事项。过年时,团省委给我们青年代表赠送礼品、年货,虽然东西不多,但令我们感动。”说起会泽县驻昆明团工委,在昆明某绿化公司工作的徐明根情绪激动,他把流动团工委称为“家”。
2010年1月,云南省会泽县驻昆明团工委成立。因为有了这么一间小小的办公室,许多和徐明根一样在昆明打工的青年觉得,“在昆明我们有了落脚的地方,有了倾诉对象,不再漂了,有了难处有地方说说了。”
今年28岁的会泽籍青年吴永才记得,在会泽县驻昆明团工委成立大会上,原来只有200个位置的会场座无虚席,不少人站在走廊两旁。这天,他和与会的200余名会泽籍在昆明的务工代表都收到了5份“礼物”:一封致外出务工青年的感谢信,一张在昆明务工青年的联系卡,一本《读懂会泽》的普及性读物,一份会泽县驻昆明团工委服务项目手册和一个保温水壶。
感谢信是这样写的:“通过流动团工委,您能时常和我们联系,向我们倾诉烦恼,向我们求援帮助,参与我们的活动,和我们分享你成功的喜悦。共青团作为青年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联系者,我们将与你一路同行,为你们的创业就业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为你们的致富成才搭建更广阔的舞台。无论你到何处务工,我们都会将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传递给你。”
读着这封语言朴实而温暖的感谢信,吴永才眼睛湿润了。他说:“来昆明打工9年,从来没有人感谢过我,更不要说送礼物了。”
已经当了老板的贺启龙激动不已,一个劲儿地说这趟来值了。他将自己的纸巾厂停产半天,带着20多名会泽籍员工包车赶到会场,“这下有困难就可以找娘家人了”。
贺启龙复印了50份项目服务手册给厂里的会泽人,厂里60多个农民工有一半是会泽人。驻昆明团工委成立后,在贺启龙的工厂建立了团支部,选出一个团支部书记,由驻昆明团工委给支部书记每月提供100元薪酬。团支部依靠流动团组织设计活动、举办行业内技能大赛等,对参加比赛获胜者给予现金奖励,让离乡在外的游子们感觉心里暖暖的。
“驻昆明团工委的责任就是满足青年最迫切的需要”
会泽县是云南省劳务输出大县,有外出务工青年约14.85万人,约占全县青年总数的59.4%,外出务工团员约占全县团员总数的38.74%。其中,在昆明务工的会泽籍青年就有8万余人。流动团员青年如此之多,团会泽县委领导切身感受到,团组织原有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需求,不能实现对外出青年的有效管理和服务,团组织急需探索针对流动团员的新型管理模式。
为此,团会泽县委决定,借鉴中共会泽县委在昆明成立驻昆明流动党工委的成功做法,在会泽籍青年团员相对集中的昆明成立驻昆明团工委,帮助会泽籍团员青年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学到本领、找到工作、施展才华的服务平台。
团会泽县委书记邵晓林介绍说,通过走访20多家企业,3000余人次,发放调查表1000余份,初步掌握了会泽籍流动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听取他们对团组织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建立流动团组织的可行性调研报告,在驻昆明工作委员会设立8个流动团支部,3个会泽县流动青年服务点。
驻昆明团工委负责人陈帮剑说,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青年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岗位的推荐。现在已经是曲靖市十大杰出青年的李吉早曾告诉他,20年前,李吉早揣着3块8毛钱到昆明,“当时一门实用的技术都不会,想去学又没钱,两眼一摸黑。之后,跟着木匠师傅当学徒工,直到5年后才算学到点手艺,但基本就没挣到钱。培训技能是最重要的,不能让这些年轻人再走我们上一辈的弯路了”。
这段话让陈帮剑记忆深刻。他说:“驻昆明团工委的责任就是满足青年最迫切的需要。”为此,驻昆明团工委推出了情感关怀、网络交流、娱乐文化、困难帮扶、权益维护、就业推荐和技能培训7个服务项目。
成立3个多月来,驻昆明团工委已经拥有两万多名团员,每天还有不少打电话来咨询情况。驻昆明团工委建立了团讯通平台,给青年宣讲团的知识和就业创业政策,并与昆明相关培训机构达成协议,为在昆明团员青年提供培训信息,邀请会泽籍中不同行业的“技术达人”提供培训,指导就业。同时,根据务工青年的实际,向与团工委达成用工意向协议的企业推荐就业,并向会泽籍成功人士创办企业及其他企业单位定期发布务工团员青年的求职信息。
驻昆明团工委的服务很快让会泽县的青年感受到实惠。徐明根就是在团工委的介绍下找到的工作。“去年流动团工委给我们介绍的几份工作很对口。我们一起来的5个人,有一人到一家火锅店做事,还有一人去开车,都很满意。”
与当地团委对接成效显著
针对技能培训及就业推荐所产生的费用问题,团会泽县委与昆明县市团委签订了《加强流动团员青年共建共管协议书》,通过流出地与流入地团组织加强沟通联系,共建活动平台、分享工作资源、交流工作经验,实现组织共建、人员共管、资源共享。
“我们按照协议就可以将参加培训的青年分配到昆明各区团组织的技能培训计划中去,既解决了资金问题,也为团员青年节省了大笔培训费用。一些务工青年在务工过程中准备自己创业,驻昆明团工委就组织联系相关部门,帮助他们申请小额创业贷款。”陈帮剑说,团云南省委的“青帆夜校”去年启动,他就通知一些有意创业的在昆明务工者去听课。他自己也主动参加各区团委的会议和活动,团工委有事时也请各区团委帮忙。目前,他们正在根据行业特点来帮助一些企业建立团支部,这两天他就在与一个养殖场联系,希望能在那里建立团支部。
“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会泽在外务工青年人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脚踏实地的吃苦精神和诚信意识,最终形成高知名度的会泽劳务品牌。”陈帮剑说:“很多进城务工青年、农民工都是脱离团组织的,人不在当地,组织关系又不会转到城里。驻昆明团工委的建立,让他们重新回到团组织中来,让他们知道即使远离家乡也有团组织在关心他们,在为他们维权。”
会泽驻昆明团工委得到了团云南省委的大力支持。团云南省委副书记陆平指出,紧紧依托流动党组织,灵活设置团的组织,增强了流动团员青年的归属感。通过对流动团员青年进行教育管理,提供就业创业、关爱帮扶、权益维护、人才培养等服务,把更多的务工团员青年吸引凝聚到团工委,既为团员青年提供有效的服务,又实现了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同时,还树立起一批务工青年典型,示范带动更多的务工青年。
他说:“流动团组织的成立让在外务工人员的青年意识、家乡意识和公民意识更为强烈,使他们有了想法,萌生了盼头,看到了奔头。”
据悉,团会泽县委将在会泽籍流动团员青年相对集中的浙江上虞、福建莆田、广东鹤山等地依托已建立的流动党组织建立流动团组织,不断扩大团组织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