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网最新资讯!
作为实施“健康浙江”战略、推进全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载体之一,浙江省政府决定发展中医药文化,并推进中医药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10月26日《新快报》)
如今,某些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和取消越来越偏离传统的授课内容,在取消低年级数学课引起的舆论还未平息时,浙江省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的做法又再次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开设这门如此 “高大上”的课程确实少见,学生能否接受也还未知,中医药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真的合适吗?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操之过急。
把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是为推广传统文化,本质上并没有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多多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健康常识,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国医药文化的发展。但是,这样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暂且不说,这种操之过急的做法究竟是否适合学生也还有待商榷,因为一旦真正实行了,就会面对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
第一,就老师授课而言,存在不专业的问题。中小学涉及到有关医学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而老师也对这方面知识了解甚少,如果授课老师只是经过短期培训或者对一些中医学方面的知识只是稍加涉猎就任课,学生能学到什么知识呢?由此一来,推广的效果也就微乎其微了。
第二,学生能否真正接受这类课程也是一个问题。盲目加入中医药知识课程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呢?中小学的学生不及高校学生,还达不到“术业有专攻”的要求,如果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学习这类课程,总会有一些学生对此“不感冒”,这种做法不但会压抑学生的真正爱好,还可能让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是厌学情绪。
这次浙江省把中医药知识推进中小学课堂的做法并非“开天辟地”之举,早在2010年,内蒙古就有将蒙中医药有关知识纳入全区中小学生卫生教育课程的例子,如果效果很好,随后肯定会在其他省份有类似举措,然而早前的这类做法并未在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这次浙江省政府的决定还值得斟酌。
与其推广一些“高大上”的课程,还不如多接接地气。现在的孩子一旦遇上紧急事件,有几个会自我保护呢?学校还不如让学生多学一些更实用的急救知识。诚然,让孩子们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好事,但将其纳入教程的做法还需要决策者的再三考虑,如果没有合适的推广方式,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说,其效果也可见一斑。
评 论 |
|